丁憂
關燈
小
中
大
丁憂
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,“拗”滿京城的王安石有又迎來了一波執政大臣的白眼。(語皆侵執政,由是益與之忤。)
當時有詔令規定舍人院不得申請刪改皇帝詔書文字,王安石據理力爭:“確實如詔令所說,那麽舍人就再不能履行他們的職責,而聽任大臣為所欲為,這雖不是大臣為了私利而侵奪舍人職權,不過立法也不應該如此。今天大臣中軟弱的人不敢為陛下執法守紀,而剛強的人則假借陛下的旨意來制造命令,諫官、禦史都不敢違背他的旨意,我實在感到害怕。”註1.
(原文:審如是,則舍人不得覆行其職,而一聽大臣所為,自非大臣欲傾側而為私,則立法不當如此。今大臣之弱者不敢為陛下守法;而強者則挾上旨以造令,諫官、禦史無敢逆其意者,臣實懼焉。”)
不管是美名也好,罵名也罷,這一次次的敢言善諫終是使王安石得以“譽”滿朝堂、名揚天下。有人認為王安石負天下所望,是大宋難得的依仗,最後的希望;也有人將其視為豺狼虎豹,亂臣奸臣。
無論朝中如何,臱兒的生活倒是依然平靜而美好。就是最近大哥王雱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,跟自己玩的越來越少了,出去上街也都不叫自己。王臱暗暗覺得事情有些不對。
一日,臱兒去哥哥院中尋哥哥,晃蕩了一圈沒見著人,正準備回去,忽見那熟悉的人影從墻頭跳下,借著海棠樹的力蹬了一下,穩穩落在地上,動作熟練的如行雲流水,顯然這必不是第一次了。
兩人都是吃了一驚,只見那一向口若懸河的大哥此時也變成了個啞巴茶壺,半張著嘴說不出話來。
王雱一向是瀟灑不羈的,頗有些恃才傲物的感覺,但因著是著實有才,所以那傲吧,也就不讓人那麽討厭了,人們對天才的包容度總是能高些的。
可平時再是不羈,在弟弟妹妹跟前還是稍微端著些長兄派頭的,自認也算是弟妹的好榜樣,如今偶像包袱眼瞅著碎了一地,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。
臱兒向院墻那側看了看忽然明白了什麽,忍不住露出一臉姨母笑。
自己的哥哥而今已經十七歲了,已經是個翩翩公子,比父親都高上半頭了。鄰家住著一戶姓蕭的人家,雖說蕭家這代沒有什麽朝中大員,也不是什麽鐘鳴鼎食之家,但也算是個世家望族。
蕭家有個小姐姐,前幾日及笄禮臱兒和母親姐姐還去觀了禮。那可真是個漂亮姐姐,和哥哥的火熱性子不同,那姐姐乍看起來是個清冷文靜的美人,頗有一種“壚邊人似月,皓腕凝霜雪。”的感覺。
可跟她說上幾句,卻又能發現那姐姐真是個妙人呢,每句話都說的那麽體面合理,但有時細細一琢磨卻又會發現別有所指,有時不知不覺竟又被她套路進去了。雖說都是些無傷大雅的玩笑,但識得其中趣味的官家小姐多對這位蕭家小姐自嘆不如。蕭家小姐姐這樣的機俏的性子,在同輩中也招過幾個人不喜的,但長輩們都對蕭家姐姐評價甚好,仿佛是個完美的大家閨秀,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。
臱兒越想越覺得蕭家小姐和自家哥哥真的還挺配的,一個是明面上點火,一個是暗戳戳的下套,簡直是天作之合。
王雱也曉得自己這個妹妹是個精明極了,人小鬼大的,看被妹妹識破,一下子竟羞紅了臉。戰術咳嗽了兩聲就進了屋,哐當一聲關上了門。
留臱兒一個人在院中前仰後合的憋著笑。
後來王臱想著這畢竟是封建社會,怕少年人幹柴烈火的生出些事端來。就暗戳戳的去暗示母親,誰知母親也是一臉吃瓜笑,還拿手指戳了戳臱兒的眉心。原來父母親都是早就知道的,也默許了這少年人的情愫,也信任他們可以發揮情而止於禮。
“當年啊,你父親在臨川老家守喪,我與他是一道讀書的。你別看現在他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,那時給我送信被你外祖母逮住過一會兒,你是不知道那模樣,活像了個漲紅了臉的啞巴鵪鶉。結果我母親倒也沒說什麽,嘆了口氣就讓他走了,不久你祖母就上了門,我與你父親的親事就這麽定下來了。”
可這對小鴛鴦的婚事雖說是父母默許了的,可卻仍是多踹的。
嘉祐八年(1063年)二月起,聖上就重病不起,最終於三月二十九日在東京汴梁駕崩,享年五十四歲。謚號神文聖武明孝皇帝,廟號仁宗,葬於永昭陵。註2.
宋仁宗雖說晚年沒有再發動改革的魄力,但究其一生也當真當得起一個“仁”字,“誠無愧焉。”
“京師(開封)罷市巷哭,數日不絕,雖乞丐與小兒,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”。
趙禎駕崩的消息傳到洛陽時,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,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,以致“天日無光”。
為守國喪,兩人定親的事情也耽擱下來了。
仁宗無子,養子趙曙即位。國喪期滿,吳瓊便趕緊托媒人上了蕭家的門,一來二去剛把親事敲定下來,嘉祐八年(1063)八月王安石的母親吳太夫人去世,親事就又耽擱了下來。
王安石上表請辭,攜全家人將母親靈柩送至江寧和父親葬在一起,全家在江寧守喪。滿了喪期才進京求取蕭家妹子,在這一年多的相思相盼,全靠鴻雁傳書,一向灑脫豪邁的哥哥也寫了不少情詩,一會兒是“楊柳絲絲弄輕柔,煙縷織成愁。海棠未雨,梨花先雪,一半春休。而今往事難重省,歸夢繞秦樓。相思只在,丁香枝上,豆蔻梢頭。”
一會兒又是“露晞向晚,簾幕風輕,小院閑晝。翠逕鶯來,驚下亂紅鋪繡。倚危墻,登高榭,海棠經雨胭脂透。算韶華,又因循過了,清明時候。倦游燕、風光滿目,好景良辰,誰共攜手。恨被榆錢,買斷兩眉長鬥。憶高陽,人散後。落花流水仍依舊。這情懷,對東風、盡成消瘦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,“拗”滿京城的王安石有又迎來了一波執政大臣的白眼。(語皆侵執政,由是益與之忤。)
當時有詔令規定舍人院不得申請刪改皇帝詔書文字,王安石據理力爭:“確實如詔令所說,那麽舍人就再不能履行他們的職責,而聽任大臣為所欲為,這雖不是大臣為了私利而侵奪舍人職權,不過立法也不應該如此。今天大臣中軟弱的人不敢為陛下執法守紀,而剛強的人則假借陛下的旨意來制造命令,諫官、禦史都不敢違背他的旨意,我實在感到害怕。”註1.
(原文:審如是,則舍人不得覆行其職,而一聽大臣所為,自非大臣欲傾側而為私,則立法不當如此。今大臣之弱者不敢為陛下守法;而強者則挾上旨以造令,諫官、禦史無敢逆其意者,臣實懼焉。”)
不管是美名也好,罵名也罷,這一次次的敢言善諫終是使王安石得以“譽”滿朝堂、名揚天下。有人認為王安石負天下所望,是大宋難得的依仗,最後的希望;也有人將其視為豺狼虎豹,亂臣奸臣。
無論朝中如何,臱兒的生活倒是依然平靜而美好。就是最近大哥王雱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,跟自己玩的越來越少了,出去上街也都不叫自己。王臱暗暗覺得事情有些不對。
一日,臱兒去哥哥院中尋哥哥,晃蕩了一圈沒見著人,正準備回去,忽見那熟悉的人影從墻頭跳下,借著海棠樹的力蹬了一下,穩穩落在地上,動作熟練的如行雲流水,顯然這必不是第一次了。
兩人都是吃了一驚,只見那一向口若懸河的大哥此時也變成了個啞巴茶壺,半張著嘴說不出話來。
王雱一向是瀟灑不羈的,頗有些恃才傲物的感覺,但因著是著實有才,所以那傲吧,也就不讓人那麽討厭了,人們對天才的包容度總是能高些的。
可平時再是不羈,在弟弟妹妹跟前還是稍微端著些長兄派頭的,自認也算是弟妹的好榜樣,如今偶像包袱眼瞅著碎了一地,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。
臱兒向院墻那側看了看忽然明白了什麽,忍不住露出一臉姨母笑。
自己的哥哥而今已經十七歲了,已經是個翩翩公子,比父親都高上半頭了。鄰家住著一戶姓蕭的人家,雖說蕭家這代沒有什麽朝中大員,也不是什麽鐘鳴鼎食之家,但也算是個世家望族。
蕭家有個小姐姐,前幾日及笄禮臱兒和母親姐姐還去觀了禮。那可真是個漂亮姐姐,和哥哥的火熱性子不同,那姐姐乍看起來是個清冷文靜的美人,頗有一種“壚邊人似月,皓腕凝霜雪。”的感覺。
可跟她說上幾句,卻又能發現那姐姐真是個妙人呢,每句話都說的那麽體面合理,但有時細細一琢磨卻又會發現別有所指,有時不知不覺竟又被她套路進去了。雖說都是些無傷大雅的玩笑,但識得其中趣味的官家小姐多對這位蕭家小姐自嘆不如。蕭家小姐姐這樣的機俏的性子,在同輩中也招過幾個人不喜的,但長輩們都對蕭家姐姐評價甚好,仿佛是個完美的大家閨秀,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。
臱兒越想越覺得蕭家小姐和自家哥哥真的還挺配的,一個是明面上點火,一個是暗戳戳的下套,簡直是天作之合。
王雱也曉得自己這個妹妹是個精明極了,人小鬼大的,看被妹妹識破,一下子竟羞紅了臉。戰術咳嗽了兩聲就進了屋,哐當一聲關上了門。
留臱兒一個人在院中前仰後合的憋著笑。
後來王臱想著這畢竟是封建社會,怕少年人幹柴烈火的生出些事端來。就暗戳戳的去暗示母親,誰知母親也是一臉吃瓜笑,還拿手指戳了戳臱兒的眉心。原來父母親都是早就知道的,也默許了這少年人的情愫,也信任他們可以發揮情而止於禮。
“當年啊,你父親在臨川老家守喪,我與他是一道讀書的。你別看現在他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,那時給我送信被你外祖母逮住過一會兒,你是不知道那模樣,活像了個漲紅了臉的啞巴鵪鶉。結果我母親倒也沒說什麽,嘆了口氣就讓他走了,不久你祖母就上了門,我與你父親的親事就這麽定下來了。”
可這對小鴛鴦的婚事雖說是父母默許了的,可卻仍是多踹的。
嘉祐八年(1063年)二月起,聖上就重病不起,最終於三月二十九日在東京汴梁駕崩,享年五十四歲。謚號神文聖武明孝皇帝,廟號仁宗,葬於永昭陵。註2.
宋仁宗雖說晚年沒有再發動改革的魄力,但究其一生也當真當得起一個“仁”字,“誠無愧焉。”
“京師(開封)罷市巷哭,數日不絕,雖乞丐與小兒,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”。
趙禎駕崩的消息傳到洛陽時,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,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,以致“天日無光”。
為守國喪,兩人定親的事情也耽擱下來了。
仁宗無子,養子趙曙即位。國喪期滿,吳瓊便趕緊托媒人上了蕭家的門,一來二去剛把親事敲定下來,嘉祐八年(1063)八月王安石的母親吳太夫人去世,親事就又耽擱了下來。
王安石上表請辭,攜全家人將母親靈柩送至江寧和父親葬在一起,全家在江寧守喪。滿了喪期才進京求取蕭家妹子,在這一年多的相思相盼,全靠鴻雁傳書,一向灑脫豪邁的哥哥也寫了不少情詩,一會兒是“楊柳絲絲弄輕柔,煙縷織成愁。海棠未雨,梨花先雪,一半春休。而今往事難重省,歸夢繞秦樓。相思只在,丁香枝上,豆蔻梢頭。”
一會兒又是“露晞向晚,簾幕風輕,小院閑晝。翠逕鶯來,驚下亂紅鋪繡。倚危墻,登高榭,海棠經雨胭脂透。算韶華,又因循過了,清明時候。倦游燕、風光滿目,好景良辰,誰共攜手。恨被榆錢,買斷兩眉長鬥。憶高陽,人散後。落花流水仍依舊。這情懷,對東風、盡成消瘦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